鹿网3月29日报道(记者 杜伟 范辉)春天最好的事情就是花开时又可以相见。 3月29日下午,2022年大运河(枣庄)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台儿庄举行。会上,枣庄市体育局局长林杰发布了2022年大运河(枣庄)马拉松相关内容。
林杰表示,随着全民健身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实施,“跑人民满意的体育”方针更加全面落实,“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深入人心。为进一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健康枣庄“十大行动”,市政府决定在2022年举办2022年大运河(枣庄)马拉松赛。 4月9日,台儿庄。
2022年大运河(枣庄)马拉松赛,由枣庄市人民政府主办,枣庄市体育局、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台儿庄区人民政府承办,山东省田径协会指导,经中国田径协会技术认证,原定于2022年11月13日举行。由于新冠疫情突然爆发,经中国田径协会同意,推迟至今年。根据A1级体育赛事认定规则,赛事名称仍为“2022大运河(枣庄)马拉松”。比赛将于4月9日上午7时30分在台儿庄古城西门外一声枪响开始,赛事总规模为1万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报名已完成,报名人数达3000人;已有 7,000 名报名者参加了迷你跑。
活动亮点
提升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的城市形象。枣庄马拉松自2016年举办以来,累计超过4万跑者参赛,已成长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全国A1级马拉松银牌赛事、民族民俗赛事、自然生态特色赛事、山东省十大质量事件之一。 2022年大运河(枣庄)马拉松以“跑红色枣庄,梦运河古城”为主题。立足运河文化底蕴,不断深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运营思路,全面创新升级赛事。本次马拉松还将举办“警察护航、扛旗、争领”的跨赛段。这是枣庄马拉松举办七年来首次将警马比赛纳入其中。以“展现个人风采、打造团队风采”的赛内理念,打造人民警察、公安院校的专属赛事。本次马拉松比赛在古城台儿庄举行。跑者可以欣赏古城春色和大运河景观,聆听解说员讲述枣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直播穿插了城市形象和社会各方面的蓬勃发展,让观众跟随直播了解枣庄的变化,让枣妈成为新时代枣庄的“好导游”。比赛日前后三天,还将安排马拉松嘉年华,举办马拉松用品展览、全民健身活动展示和文艺演出。我们力求通过周到贴心的服务,展现“好客山东”的品牌魅力和热情善良的主人形象。
传承枣庄大运河特色文化。大运河滋养着鲁南传统文化。依托大运河枣庄段独特的历史印记,举办大运河(枣庄)马拉松赛的目的是挖掘大运河体育旅游资源,倡导体育养生理念,打造大运河体育旅游胜地特色品牌,推动枣庄体育文化融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凸显枣庄特色体育文化。 2022年大运河(枣庄)马拉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定位,严格执行中国田径协会A1级赛事“金牌”标准,努力打造国内一流马拉松赛事。组委会根据大运河的特色元素,开发了新概念的赛事奖牌和比赛装备。其中,奖牌整体设计为一条流动的运河,将大运河比喻为“时间的统治者”,连接枣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连接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比赛装备的设计方面,制作了“驰”字形比赛服和整理礼袋。 “气”是时间的主宰,是每一个跑者突破自我的转折点; “驰”也是大运河历史的呈现。设计师结合多彩色彩的视觉创意,在蓝、绿、黄的基础上点缀“尺”字形图案,凸显大运河的沧桑和多元文化底蕴。
展示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价值。办好马拉松,可以带动体育产业、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相关业态的发展,体现大型赛事在塑造城市功能、培育业态、拉动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本届马拉松用品展将秉承“以跑者为中心”的理念,重点推动运动装备与“体育+旅游”融合的新业态。台儿庄古城将于4月8日至10日对参赛者免费开放。参赛者还可以凭参赛号和身份证免费乘坐公交车,领略枣庄蓝天、绿地、红色基因的良好生态,吸引更多的参赛者及其家人。枣庄的观光旅游休闲消费,巩固了“一人参赛、全家出游、一日比赛、多日停留、单一比赛、多元化消费”的体育消费模式。马拉松是“体育与旅游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各区(市)进一步整合体育赛事文化资源,打通体育、文化、旅游、康养、会展、园林等融合的渠道,实现由文化旅游城市向体育城市转型推动体育产业融入“工业强市”、“工业兴市”战略,丰富和完善“6+3”现代产业体系。
保障工作是赛事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组委会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确保赛事筹备到实施各环节安全有序。全赛道设有22个医疗站,配备11辆急救车、48台自动体外除颤器、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及200多名医疗保障人员。此外,还设立了定点医院,配备了急救专家。目前,救援力量部署、保障人员培训、医疗物资调配、应急综合训练等一系列工作正在开展。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队舒潭体育健康中心负责赛后恢复工作,提供康复和体能保障服务。此外,赛道沿线还设立了18个补给站,为运动员提供明胶、能量饮料、淡盐食品、水果、面包等补给,保证运动员的体力供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jjkzy.com/html/tiyuwenda/7251.html